李時珍(1518-1593),字東璧,晚年自號瀕湖山人,湖北蘄春縣蘄州鎮(zhèn)東長街之瓦屑壩(今博士街)人,明代著名醫(yī)藥學家。后為楚王府奉祠正、皇家太醫(yī)院判,去世后明朝廷敕封為"文林郎"。
1、人之一身,貪心動則津生,哀心動則淚生,魄心動則汗生,欲心動則精生。
2、夫眾病積聚,皆起于虛也,虛生百病。
3、人身不過表里,氣血不過虛實。
4、營氣之粹,化而為精,聚于命門。
5、飲食者,人之命脈。少飲則和氣行血;痛飲則傷神耗血。
6、緩則治其本,急則治其標。
7、海乃百川之會。天地四方,皆海水相通,而地在其中。其味咸,其色黑,水行之正也。
8、爽口物多終作疾。
9、身如逆流船,心比鐵石堅。望父全兒志,至死不怕難。
10、安谷則昌,絕谷則亡。水去則營散,谷消則衛(wèi)亡,神無所居。故血不可不養(yǎng),衛(wèi)不可不溫。血溫氣和,營衛(wèi)乃行,常有天命。
11、痰有六:濕熱風寒食氣也。飲有五:支留伏溢懸也。皆生于濕。
12、百病必先治其本,后治其標。
13、怒則氣逆,喜則氣散,悲則氣消,恐則氣下,驚則氣亂,勞則氣耗,思則氣結,靈則氣泄,寒則氣收。
14、飲食不節(jié),殺人傾刻。
15、面曲之酒,少飲和血行氣,壯神御寒,消然遺興,痛飲則傷神耗血,損胃亡精,生疾動火。